民营企业出口的家用电器、电脑、医药材及药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70%。进口的金属矿及矿砂、未锻轧的铜及铜材、化妆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50%。顺差扩大近7倍,与美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逾六成2021年印度对外贸易顺差原因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但是在对外贸易上仅排第13位。印度最大的问题是,连续的贸易逆差。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
我国一季度进出口多少元?
我国一季度进出口8.47万亿元。
4月13日,国新办就2021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2%。
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
扩展资料:
一季度我国的外贸特点:
首先是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比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3.5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民营企业出口的家用电器、电脑、医药材及药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70%。进口的金属矿及矿砂、未锻轧的铜及铜材、化妆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50%。
其次,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活跃。李魁文介绍,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1.5万亿元,增长45.1%,增速比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5.9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17.8%。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外贸潜力进一步发掘。
参考资料来源:每日经济-货物贸易总值8.47万亿,一季度我国外贸“开门红”!顺差扩大近7倍,与美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逾六成
2021年印度对外贸易顺差原因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但是在对外贸易上仅排第13位。2021年印度进出口总额为0.97万亿美元,大概是我国的16.03%,连小国荷兰都不如。 印度最大的问题是,连续的贸易逆差。按理说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搞外贸出口,我国也是这样起步的,这就决定了在一定时间段是外贸出口型经济,有大量的贸易顺差,可以积累资金。 但是印度一直是贸易逆差,从1973年到2022年整整50年的时间,印度连续50年贸易逆差,而且逆差数字越来越高,2021年贸易逆差高达1922.4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印度仅仅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就高达750亿美元,全年预计会突破1000亿美元,今年印度贸易逆差突破2000亿美元应该是没有悬念了。什么是“外汇顺收”和“外贸顺差”
1. 所谓外贸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外汇顺收:是贸易顺差情况下,一国外汇储备出现正增长额度。
什么是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贸易顺差的定义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么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生产能力的,正是国际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经营的加工贸易,目前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60%,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仍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与我国贸易量最大的欧盟、美国、日本等都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结构为特征,与我国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同时这三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大约75%左右,自然决定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也比较大。 四是我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组织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亚洲四小龙的5%-6%,亚洲四小虎的50%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快,由于经济增长比较快,相应来说盘子就比较大,本来贸易顺差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总量很大,相应也放大了贸易顺差的量。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